训练案例 | 学龄口吃儿童的言语流畅性训练
训练案例(儿童)
学龄口吃儿童言语流畅性训练
1
言语方面:
言语嗓音方面——呼吸与发声协调能力轻度损伤(cMCA=6.5s),音调偏高,存在轻度损伤(F0=360Hz);
言语构音方面——口部运动能力正常,三音节切换的准确率较低(50%),音节间切换较慢;构音语音能力正常(黄昭鸣、韩知娟《构音语音能力评估52词》);
语音韵律方面——存在个别语句起音困难、重音异常、音节拖延与停顿时长异常,语音连续性较差,音节重复、音节拖延等口吃样不流畅;
其他言语行为——沟通中伴随较多的挤眼、握拳等身体紧张动作。
2
语言方面:
词汇理解能力较好(PPVT=138);上海市儿童医院神经心理测验报告(总智商112、语言理解124)。
测试
初次测评,豆豆与妈妈游戏对话、看图说话的语音样本中口吃样不流畅出现率为11%,其他类型不流畅为3%,属于中度口吃。结合豆豆为男生、有口吃家族史、口吃出现年龄为5.5岁、持续近两年、有发声紧张性伴随动作,及近期有严重趋势等高风险因素,建议对豆豆立即进行言语流畅性干预。
测试效果
豆豆经13周训练,康复效果如下:

图1 儿童口吃样时间出现率变化(SS%)

图2 儿童紧张性动作出现次数变化(每100音节)

图3 儿童语速变化(字/秒)
注:以上三图中横轴1为初次评估,2-14依次为每周训练后儿童言语流畅性表现

图4 儿童口吃严重度变化-家长评分(九级打分制)
注:0分无口吃,分数越高,越严重。
小结:
经过13周的训练,豆豆连续语音中的口吃样不流畅出现率由11%降到1.5%,言语中的紧张性动作从10次下降至2次左右(每百字),言语速率由0.9个/秒上升至2.3个/秒,家长评估儿童口吃严重度由6分降至1分,康复效果明显。
效果展示:
从对话音频中能明显感受到儿童言语流畅性提高,儿童口吃样不流畅降低,讲话费力的情况明显降低。
训练示例
1
呼吸与发声的协调性训练

图5 多步“嗯哼”法示意图
通过“嗯哼”法,巩固言语腹式呼吸。退一步吸气后,向前走。每走一步都发一个“嗯哼”的音,所有发声均在一口气内完成。拓展:由“嗯哼”逐步过渡到交谈对话,提升呼吸与发声的协调性。
2
柔和起音训练

图6 实时哈欠叹息实时反馈
使用哈欠叹息的方式诱发儿童柔和起音,并注意发音时构音器官的轻柔触碰,矫正其发音器官过度紧张的情况。
3
音节定时实时反馈

图9 实时音节定时法
采用实时言语反馈的方法进行音节定时训练,增加词/短语边界的音节时长和停顿时长,提高儿童对音节时长和停顿起音的控制能力。如图9展示的是“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宝宝”(斜杠处增加停顿时长)。
4
结构化语音疗法应用

图10 语音切换与停顿起音相结合训练
(言语语言综合训练仪,ICFDrSpeech®,上海慧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授权使用)
采用结构化语音疗法增强豆豆构音器官运动的灵活性和对音节时长、停顿起音的言语时间规划能力。如图10通过让豆豆练习含有较多/d-t/音位对的句子增加豆豆的语音切换。
结语
启音小小虎坚信,在更多的磨合与探索过程中,线上智能课程会愈加丰富且贴合需求,让每位孩子和家长都能够受益匪浅,与您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加油!
从“心”出发,与“爱”同行;
启音小小虎致力训练于语言障碍、听力障碍、认知障碍、注意力缺陷、发育迟缓、自闭症谱系、儿童发展促进、高危儿教育干预、情绪行为等的教育干预20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