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案例_嗓音保健、科学用嗓
嗓音保健、科学用嗓
由于路程或时间安排等现实因素的制约,线下的康复形式为不少患者寻求帮助的路上增添了经济负担和时间困扰,而线上康复的形式随着软件技术的推陈出新,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成熟的康复训练模式。
在前期的市场调研中发现,许多大朋友都因为嗓音问题而困扰(比如嗓子痛、说话累、声音粗糙嘶哑等),但苦于找不到专业的机构和治疗师来寻求帮助,并且还存在时间、地域等的限制,都导致无法很好地实现嗓音改善。本团队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嗓音保健课程,解决以上困扰!目前,嗓音保健课已经有了不少毕业的学员,以下是我们的案例展示:
线上线下结合 全方位训练服务
以陈女士为例,陈女士于2021年11月23日首次测评,而后进行线上训练。首月每周2节课,次月起每周1节课,截止至2022年1月16日上完15次训练课,训练时间约为3个月。
基本信息:
姓名:陈XX
性别:女
年龄:32岁
职业:初中教师
问题表现:嗓子疼痛,用嗓疲劳,声音听起来无力、低沉,有粗糙声,慢性咽喉炎反复发作。
嗓音测评结果:存在明显的胸式呼吸、发声紧张、音域范围变窄、声带闭合不全(炎症肿胀导致)、音调低(炎症肿胀导致)、声带振动不规律。
训练效果:
首次评估VS末次评估
首次评估嗓音评估的ICF损伤值
末次评估嗓音评估的ICF损伤值
对比描述:
陈女士经过3个月的训练,从首次评估时呼吸方式错误、呼吸发声不协调、呼吸支持不足、发声紧张、声音嘶哑粗糙漏气;到末次评估时,掌握了腹式呼吸,呼吸支持能力有所提升,能够柔和放松地说话,慢性咽喉炎也因为科学用嗓得到了好转,粗糙声、嘶哑声、漏气声都随之减轻,声音听感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训练过程:
嗓音保健课程通常分为呼吸与发声两大模块,训练顺序为先呼吸后发声,即先解决呼吸功能上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改善发声功能的问题。
·呼吸功能
呼吸功能中具体分为呼吸方式的调整、呼吸发声的协调性、呼吸支持能力。其中呼吸方式的调整是一切嗓音训练的基础,务必纠正为腹式呼吸后展开后续训练。呼吸发声的协调性部分主要纠正错误的起音方式,并且教授轻松柔和说话的方式。呼吸支持能力主要训练言语腹式呼吸的支持能力,使用有阻力与无阻力两种模式,安全有效地提高呼吸支持能力。
·发声功能
发声功能主要包括音调与响度的控制训练与柔和发声训练,由夸张的训练方法感知正确的发声方式,逐渐过渡到日常沟通情境下的语速和句长,实现自然且轻松柔和地说话。
·RFT疗法与重读治疗法
重读治疗法是一种目前普遍应用于改善患者发音音质、言语流利性及韵律能力的综合性治疗方法。重读治疗法强调腹式-膈肌呼吸、以元音为主的重读节奏以及身体和手臂的律动,重读治疗法通过加强伯努利效应放松声带,又结合不同节奏型提高对呼吸肌群的控制力,多用于发声障碍人群。
陈女士在训练的过程中过程中也使用到了重读治疗法,并在呼吸发声协调性、呼吸支持、音调响度的控制与柔和发声训练中由重读治疗法主导展开了训练。
通过使用RFT方法与重读训练法综合地促进陈女士声带振动的规律性,调节了声带闭合的控制力,使声带能以最经济的振动模式产生较高质量的嗓音,提高了声带的振动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呼吸支持与呼吸肌群的控制精度,从而帮助陈女士全面改善了声音的听感,掌握科学用嗓,说话不再费力!
温馨提示:
训练课上的练习频率和时长远远不足以改正错误的用嗓习惯,课上掌握科学的方法,课后长期坚持练习,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纠正错误用嗓习惯喔!